近日,一起涉及13名借款人的'猫贷'断供案件引发社会关注。这些借款人因未能按时偿还贷款而被贷款机构起诉,他们贷款的抵押物竟是标价用品——这些看似普通的日用品在贷款交易中被赋予了远高于市场实际价值的价格标签。
所谓'猫贷',是一种以宠物猫、猫粮、猫砂等与猫相关的用品作为抵押或借贷由头的小额贷款模式。在这起案件中,贷款机构对这些标价用品进行了虚高估值,例如将市场价仅几十元的猫粮标价数百元,以此作为贷款额度的依据。
这13名借款人多因短期资金周转困难而选择此类贷款,却未仔细审阅合同条款。当他们因各种原因无法按时还款时,才发现自己陷入了高利贷陷阱:不仅要承担远超本金的利息和违约金,还要面临法律诉讼。
法律专家指出,此类'标价用品贷款'存在明显问题:抵押物价值被严重夸大,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贷款合同中往往隐藏着高额服务费、管理费等附加费用,实际年化利率可能远超法律规定的上限。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提醒公众,在选择贷款产品时应保持警惕: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核实抵押物真实价值,计算实际资金成本,避免因短期资金需求而陷入债务陷阱。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此类新型借贷模式的监管,防止其成为变相的高利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ongsheng1118.com/product/291.html
更新时间:2025-11-24 03: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