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后,我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商品和服务标价出台了一系列新规,旨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些规定要求商家在商品标价方面更加透明、准确,避免误导性价格行为。以下为您梳理关键内容,请仔细阅读,以免在日常消费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一、明确标价要求
新规强调,所有在售商品和服务必须标明真实、清晰的价格,包括单位价格(如每千克、每件)和总价。商家不得使用模糊词汇(如“惊喜价”“最低价”),而应直接标示具体金额。同时,促销活动中的原价和现价需明确区分,且原价必须为近期实际交易价格,防止虚构原价误导消费者。
二、禁止价格欺诈行为
新规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包括虚假折扣、捆绑销售未明示价格、以及未提前告知的附加费用。例如,餐饮行业需在菜单上清晰标注菜品价格,不得在结账时额外收取未声明的服务费;电商平台则需确保商品页面价格与结算价格一致,避免“低价引流、高价结算”的陷阱。
三、强化线上标价管理
随着线上消费普及,新规对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的标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家需在商品详情页突出显示价格,不得用极小字体或隐藏条款误导消费者。同时,促销活动的起止时间、适用条件必须明确,防止“先涨后降”等套路。
四、违规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标价规定的商家,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处以警告、罚款甚至停业整顿等处罚。消费者若遭遇价格问题,可保留证据并向12315平台投诉,维权渠道更加畅通。
五一后的新规旨在营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作为消费者,我们应主动关注商品标价细节,核对价格信息;而商家则需严格遵守规定,避免因疏忽引发纠纷。让我们共同维护市场诚信,减少不必要的消费麻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ongsheng1118.com/product/274.html
更新时间:2025-11-24 13:04:43